▌背景
图片来自中新网
在近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论坛上,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等多位来自央行系统和国家发改委嘉宾共同探讨了碳中和的困局与破局。
与会嘉宾认为,碳中和是一个重要而长期的目标。同时,它要平衡其他短中期目标,实际上是一个在多目标前提下求解一个最优组合的问题。当前,在极端天气、能源短缺等众多因素干扰下,实现碳中和道阻且长。在能源结构转型进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破”与“立”的关系呢?
▌在碳减排进程中寻找目标和工具间的最优协调
实现“双碳”目标,应该使用价格型工具还是非价格型政策工具?在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看来,关键在于多个目标和多种工具之间实现自由协调。
周小川在发言时表示,多个政策目标下,以及各种实现目标所用的多种工具之间,理论上会有一个最优的协调,“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最优的协调。”
他认为,要设计一个目标函数,每种目标各有权重以及其约束条件和价格,并把每种目标的约束条件和价格权重调节好,就可能实现碳减排路径上多目标下的最优协调。
对于金融如何支持实现碳中和目标,周小川表示,金融业有很多市场都具有金融特性,未来碳市场和碳市场所涉及到的衍生品产品的发展和监管,是金融业非常擅长的领域。金融业应该帮助把碳市场建设好运行好,使得多个目标和多种工具之间实现自由协调。
▌中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决心坚定不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会上发言时表示,中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不仅仅是提出目标,还扎扎实实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开展了一系列行动。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赵辰昕指出,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动荡、极端天气等都影响到减排进程。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双碳”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实现“双碳”目标绝非易事。
◆ 做好重点工作
▷ 深入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 大力的发展可再生能源;
▷ 不断夯实能源安全的基础。
◆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积极就能看出我们的态度,但我们还必须要把握好发展和能源安全之间关系,所以要稳妥。立足我国资源禀赋,持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的可靠保障,为实现“双碳”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赵辰昕
▌加强绿色产品全球互联互通国际合作非常重要
气候变化是国际问题,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回顾近年工作,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会上表示,中国担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席主席,牵头制定了《G20转型金融框架》,成为各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左)发言图片来自中新网
人民银行还与欧委会相关部门共同牵头完成并先后发布了两版《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中国和欧盟的绿色金融共同目录趋同率大概达到了80%。
易纲同时指出,人民银行也在制定绿色金融“一带一路”标准,并且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
易纲强调,国际合作非常重要,大家沟通和制定共同的标准,使我们绿色产品能够在全球更加的互联互通。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加“大棒”
◆ 人民银行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
▷ 对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提供支持;
▷ 支持煤炭清洁能源。
这两项工具自2021年11月推出,已累计使用3000多亿元再贷款,商业银行运用这些再贷款发放了超过6000亿元的贷款。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加“大棒”。比如,高昂的碳价或者碳税,这就属于“大棒”。而“胡萝卜”就是人民银行的激励机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 适中的激励机制
易纲介绍,人民银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按照1.75%的利率给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但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承诺对外披露碳排放的贷款余额利率和相应项目所产生的碳减排信息,还要接受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和老百姓的监督。
易纲表示,这个“胡萝卜”激励机制风险可控,是适中的。“我们在项目提供上对中资、外资一视同仁。”
▌推动逐步实现强制的环境信息披露
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发言时表示,发展转型金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中国的产业结构偏重,工业化、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既要发展绿色产业,更要推进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转型金融可以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必要。
宣昌能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动转型金融标准尽快出台和落地实施。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有序拓展转型金融标准覆盖的行业范围。
宣昌能还表示,要丰富完善转型金融工具,我们已经推出了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创新品种,未来要继续创新股权类融资工具、证券化产品,保险和担保等风险缓释工具。
接下来,金融机构和企业要加强自律,强化碳核算和环境披露的意识和能力,大型金融机构要走在前列。推动逐步实现强制的环境信息披露。
※ 以勒申明:
本文内容来源:以勒碳中和,由以勒标准翻译整理。以勒标准尊重知识产权,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翻译/整理不易,凡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请注明来源:杭州以勒标准,感谢您的支持!更多法规资讯实时跟踪,可搜索“以勒标准”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第一手法规资讯,掌握最佳贸易时机!
0571-8519 0521
157875742
infor@jirehstandard.com